to top

成功案例

青岛崂山“卖茶”转型为“卖茶文化”

     本报讯 正值春茶大量上市之时,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崂山分局早谋划、早行动,积极引导企业由原来单一“卖茶”转型为“卖茶文化”。

    据了解,崂山茶,因水质、土质和海雾三大优势,被喻为茶农的“绿色银行”。目前,崂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单位已经由第一批的26家发展到43家,辐射茶园面积11000多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70%以上,崂山茶协会会员由原来的50名发展到106名,使用崂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的茶叶平均销售价格比未使用的高20%以上。

    随着崂山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不法商贩打着崂山茶的旗号浑水摸鱼,使崂山茶质量良莠不齐。不少种茶专业户由于规模小,年年为卖茶犯愁。为此,该分局工商干部走进田间、深入茶园,走访当地种茶专业户和售茶企业,经过调查研究,决定以商标为依托,由原来单一“卖茶”转型为“卖茶文化”,引导茶农走多种经营新路。

    “要想提升崂山茶的附加值,必须走多种经营的路子。”该局负责人杨瑞军感慨地说,“盛名之下的崂山茶,由于经营方式还比较单一,尤其是茶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使崂山茶远远没有收到与其品牌相对应的整体效益。”

    在调研工作中,该分局了解到泉心河茶园虽然地理位置优越,每年可生产加工2000多公斤优质崂山茶,但由于加工工艺简单,储存、包装和经营形式粗放,出现了“皇帝女儿也愁嫁”的局面。该分局积极引导泉心河茶园设立茶社,招聘茶艺师,用茶文化吸引过往游客,通过参观茶园,采摘鲜叶,动手炒制到“泡茶”、“品茶”,观看茶艺、茶道表演等一条龙服务,宣传浓厚的茶文化。工商出招,文化兴茶,前来观光旅游、品茶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泉心河茶园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如今,“卖茶文化”让当地茶农尝到了甜头,一大批种茶专业户和茶场纷纷效仿,逐步形成了茶叶种植、茶叶加工、批发销售、旅游观光四位一体的“卖茶文化”产业链,开辟了崂山茶新市场。□李 香 姚加彩

知识产权顾问

逾十五年专注知识产权法律事务,担任多家企业知识产权顾问并具有十余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 熟悉知识产权各项业务,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WIPO国际事务、企业合同事务、许可协议、网络犯罪、反假冒战略、侵权控制、电子商务法律合规具有专长。


联系方式

青岛市 市北区

小港一路6号1416室

0532-82086088

0532-82086097

协会组织

  • 国际商标协会
  •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
  • 中华商标协会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 to 17:30
周六
9:00 to 17:30
周日
休息